AI可以产生10倍生产力,为什么有人做到、有人没有?

AI 不是未来,而是现在。
现在的AI 工具与平台,几乎已经到了「你能想到,它就能做到」的程度。
这不是夸张,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。

生产力大爆发的时代来了,你真的用了吗?
我们身处的是一个「AI 可以带来10 倍生产力提升」的时代,但实际上,多数人能感受到2 倍的提升,就已经满意。这是最大的问题。

真正让AI 成为工作利器,不只是用一下ChatGPT 或Midjourney,而是需要三个层次的「刻意练习」:

理解AI 的运作原理与特性;
使用很多的AI产品,理解他的原理与产出;
在日常工作流程中主动设计AI 的角色,做很多AI的Projects;
具备能引导、管理、验收AI 成果的能力。
这些不只是技术问题,而是一种新的「工作哲学」:AI-first mindset。

AI 是一面照妖镜,照出哪些人、哪些公司已进入AI 时代
你可以从以下几种现象,看出谁真正把AI 用对了:

在公司层级:
营收成长+ 裁员同步进行:像Microsoft、Google,这些公司不是景气好才扩张,而是因为AI 把原本需要10 人的任务,交给1 人+ AI 处理。他们懂得用AI 取代「中间层流程」,把人力成本转成产品创新。
公司还在招传统流程人手、流程没AI优化:这种组织大概还没把AI 融入流程,是pre-AI 组织。

在个人层级:
遇到问题还是先问人,不是先问AI:如果第一反应是找同事、丢FB,而不是让AI 帮你初步分析,那你还没让AI 真正进入你的决策链。
还相信「术业有专攻」的人:今天的AI 是个才子,什么都懂,而且还能按照你个人的理解能力调整教学方式。认为自己可以学邻近专业领域的人,就是已经跟上AI 时代;还在画地自限的,大概还卡在pre-AI 年代。
还有哪些行为,是AI 使用者vs pre-AI 使用者的差别?
你可以用这个checklist 看自己或团队的状态:

AI 使用者pre-AI 使用者
用AI 写信、写报告、整理会议记录亲自从零打字、做排版
资料找不到时,会先设prompt 用AI 帮忙搜集Google 搜寻,看第一页结果
让AI 帮忙建议Excel 公式/ PPT 动画设计一格格慢慢调整,还问同事怎么做
问问题时,让AI 帮你做「专家假设」与对比分析问别人:「你以前怎么处理?」
视AI 为junior analyst,自己只做指挥与判断把AI 当资料库工具,想到才开一下

结语:All-in AI,是唯一的生存方式

AI 是这个世代给我们最公平的一次机会。它能让小团队与大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。它也能让没背景、没资源的人,做到本来十年经验才可能达到的产出。

要搭上这波浪潮,你要做的不是等更成熟的工具出现,而是从今天就开始:

  • 改变思维:「先问AI,再行动」;
  • 改造流程:让AI 负责重复与繁琐的部分;
  • 调整定位:自己是决策者,是总教练,不是劳力执行者。

AI 不会取代你。但「会用AI 的人」,正在取代「不会用AI 的人」。

微信号:亚娃 YawaLife
关注我们,每天分享更多有趣的事儿,有趣有料!
12000人已关注
分享到:
赞(0) 打赏

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

支付宝扫一扫打赏

微信扫一扫打赏